公司表示,目前在手订单饱满的背景下,公司预计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为23GW左右,同时N型占比进一步提升。
总体而言,今年因为组件持续降价,龙头业绩不好已在预期内,但是似乎还是来的比预想中快目前组件的恶性竞争尚未结束,价格仍未见底,未来企业只有抓准技术方向,抢先布局占到红利,才能脱颖而出。
总体而言,今年因为组件持续降价,龙头业绩不好已在预期内,但是似乎还是来的比预想中快。事实上,龙头的业绩已反映出,价格战,疯狂恶性竞争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目前组件价格已跌至1元以下,全产业链都不赚钱。光伏组件龙头们悲惨的三季报,反映了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市场都认为光伏的寒冬没那么快到来,市场都认为组件持续杀价龙头也能挺住。隆基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1元左右的组件价格企业很难生存,不止龙头,全产业链都难盈利,很多地方存在光伏项目的烂尾,但对于组件价格何时回归正常,无法确定10月27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资助的推进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电源技术开发项目中,夏普能源解决方案公司(SESJ)开发出一种复合双结-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了33.66%的世界最高能量转换效率。
NEDO未来将继续推动提高光电模块效率和降低成本相关技术研发,以促进太阳电池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在实际尺寸组件(面积:775平方厘米)中实现了33.66%的能量转换效率,打破了2022年SESJ在该项目中使用复合三结太阳能电池模块实现的32.65%的世界纪录,预计将对在车辆中集成光伏电池产生重大影响。实际上,不仅仅是上述两家公司,近期多家光伏设备厂商均对外公布自身在BC电池路线上的布局。
作为光伏龙头,在主流技术TOPCON与未来路线HJT之间,却选择了相对小众的BC电池路线,令市场大感意外。钧达股份公开表示,BC作为平台技术,无排他性,BC类电池包括IBC、TBC、PBC、HPBC等,TOPCon针对单面市场经过工艺优化升级即为TBC,HJT技术与BC结合即为HBC,但均为N型技术。据该公司透露,其光伏板块的BC电池用光伏绝缘胶等光伏用胶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逐渐放量,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公司获得订单的增速看,预计三四季度将整体有望更高速放量增长。在机构交流中,帝尔激光透露,在BC工艺线路上有激光开槽技术工艺及设备、电镀前的图形化工艺及设备、组件焊接的激光工艺及设备。
其他厂商已有技术储备事实上,除了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外,国内其他厂商也在紧跟这一趋势。而爱旭股份在珠海首期6.5GW ABC电池项目实现投产,平均量产转化效率达到26.5%,并采取无银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ABC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4%。
该公司表示,光伏绝缘胶主要应用在BC电池用于规避焊带和正负级接触短路。未来5-6年BC电池将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一席话将光伏技术路线之争拉到另一维度的主战场。以河南河北区域验证看,其单瓦发电量高于TOPCon大概2%-3%。该公司认为,新型电池转化效率不断刷新,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一种技术长期占据主流局面,中短期技术过渡辅佐中长期升级发展。
而晶澳科技也表示,目前公司已有BC类电池相关技术储备,未来将持续积极开发、研究与优化多种电池核心技术。而今年取得的订单在陆续交付中,计划明年年初交付完毕。卖铲人率先受关注9月5日,在隆基绿能举行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钟宝申在交流互动环节中直言,未来5-6年BC电池将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单面与双面电池,并明确隆基未来的电池产能扩张均将采取BC技术路线。资料显示,BC电池的基型是IBC电池(即交叉指式背接触电池)是一种纯粹的单面电池。
重要的是,IBC作为平台型技术,可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形成HPBC、HBC(兼容部分HJT工艺)、TBC等多种技术路线(兼容部分TOPCON工艺)。但有意思的是,作为卖铲人,光伏设备公司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不过,隆基绿能BC电池技术路线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市场此前对于BC电池工艺复杂、量产难度高的顾虑。比如,与TOPCON技术的叠加被称为TBC电池,而与HJT技术的叠加则被称为HBC电池,这些电池统称为BC类电池。
就在最近两日,机构已经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对于这一技术路线的关注,相比于光伏电池片公司,被视为卖铲人的上游设备、材料厂商率先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具有BC成型产能的上市公司,仅有爱旭股份的ABC电池及组件和隆基绿能的HPBC电池。作为行业率先实现TOPCon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公司研发中心已建立基于N型技术的BC产品实验线,下步将进入中试阶段,实现N型BC产品线量产,该公司表示。据公开信息显示,隆基绿能HPBC已投入量产,年底产能达到30GW。此前,对于BC电池技术路线,有不少观点认为暂且不必入戏太深、性能领先但成本太高,还不占优势。从头部公司量产订单来看,公司取得了全部份额,该公司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BC电池发电性能优异,分布式市场优势尤为突出。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广信材料身上。
对于全背接触的BC电池而言,由于其正负极都在背面,需要配套开发新辅材光伏绝缘胶以规避焊带和正负级接触短路。而在9月5日、6日的多场调研活动中,大部分内容围绕BC电池展开。
这一效率已经超过主流的TOPCon电池。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隆基的BC电池不仅仅针对海外,前期产能有限主要针对欧洲和澳洲,随着产能提升会在全球销售。
而中国也会是主要市场,主要是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屋顶,强调单面优势。在9月5日、6日,股价曾率先涨停的帝尔激光迎来超过300家机构,其中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悉数到场。而罗博特科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多种用于BC电池生产的相关设备。英诺激光透露,其推出的BC电池开膜设备样机已交付给客户进行验证,目前正持续为光伏行业客户开发系列化激光设备。
该公司股价自9月5日以来,最高涨幅达到72.88%。除此之外,其他公司的产能皆为规划或在建。
一位长期跟踪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上确实有导入速度比较慢说法,管理上确实有需要改进的点,但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该公司直言,BC电池工艺制程复杂,工艺难度大,激光在BC电池上单GW价值量较其他电池工艺有更多的应用,因此单GW价值量更高。
据该公司透露,其在2019年就取得BC电池激光设备订单,而在2021年有头部公司中试线的BC激光设备出货,在2022年公司取得BC近40GW量产订单。目前产线良率达到95%,到2023年年底预计月产出达到2.2GW,并预计2024年HPBC产品出货可达30GW。
去年11月,隆基绿能曾发布了新研发的HPBC电池技术,以及组件产品Hi-MO6,当时隆基绿能方面称量产效率突破25%,而叠加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本效率达到25.3%。量产玩家仅隆基与爱旭光伏行业的核心逻辑即为技术迭代推进,只有新技术颠覆旧产能,才能为整个行业创造新增量,前述光伏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从区域及省份分布来看,89家新能源企业中有78家位于南方城市,11家传统能源企业中有9家位于北方城市。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TCL中环5家光伏企业进入前十。
同时,榜单分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传统能源企业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有11家,新能源企业的占比更高,有89家。榜单显示,此次光伏产业的上榜企业最多,有34家。
太阳能发电网综合报道:9月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列出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最具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该榜单。据介绍,100强企业上榜门槛为170亿元,50强门槛340亿元,30强门槛570亿元,10强门槛1100亿元。
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600多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按照企业市值或估值进行排名,宁德时代以1万亿元成为中国能源产业价值最高的民营企业,比亚迪以7000亿元位居第二,理想汽车以3000亿元位居第三。